從登美山莊離開後,第二天的行程就是往山上走,到五峰鄉參觀張學良故居以及清泉溫泉泡腳。
我們步行的路線:
張學良新故居→清泉吊橋→清泉溫泉泡腳池→張學良舊故居
停車場旁的是張學良新故居,停好車後,先來此地參觀。
房子前院立有張學良以及夫人的雕像
現在是原住民文化館,裡面都是展示與原住民相關的介紹~
日式建築
影音互動,了解賽夏族文化~
橫跨上坪溪上的清泉吊橋
上坪溪的溪水不多,而且石頭還黑黑髒髒的,不甚美觀!
從吊橋上回頭觀看剛才到過的原住民文化館
過了清泉吊橋,左手邊是桃山國小。
國小內這有一座兒童遊樂器材,我們讓小孩在這玩並稍做休息~
桃山國小這的涼亭可觀賞清泉吊橋全景~
桃山國小操場
離開桃山國小,我們往吊橋有手邊移動。中間經過這向上的叉路,往走就可以抵達三毛故居,不過我們此行沒有去!
清泉溫泉日據時期稱「井上溫泉」,以「清泉試浴」名列新竹八景之一。
泉源自岩層裂口中自然湧出,泉質為無色、無味、清澈的弱酸性碳酸泉。
有區免費的泡腳區
這裡又稱「將軍湯」~
1936年發動「西安事變」的少帥張學良,一生歷經55個年頭的軟禁生涯。1946年由重慶轉至台灣後,就居住在新竹縣五峰鄉直至1959年轉至高雄西子灣,共在這處當年日人稱「井上溫泉」,後改稱「清泉溫泉」的地方居住了13年。
再過去一點就是「張學良文化園區」了!
重新整修後的「張學良故居」
張學良故居,是一棟日式的黑瓦農舍建築,造型與週遭山景相當融合,雖然重新修建的屋舍,感覺太新,但是當地的老人都說與記憶中的原來建築完全一致。
開館時間,入內需拖鞋~
目前這裡建制成張學良的紀念館,館內陳列與張學良相關的史料,透過影片介紹、老照片、老地圖、老文件等等,敘述中國近代史上最傳奇的少帥一生。
張學良和趙一荻的蠟像
這裡介紹張學良一生非常詳細,雖然他人生當中有許多時間都被幽禁,但最後能回到家人身邊直到生命最後盡頭,也算有是好的結局。
---------------------------------------------------
◎清泉溫泉將軍湯泡腳池
地址: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清泉254-1號
電話:(03)585-6037
◎張學良故居文化園區
地址: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
經北二高竹東交流道(90Km) → 120縣道 → 右轉竹林大橋至竹東 → 22縣道南行經五峰鄉即可到達。
電話:(03)551-8101
服務時間:09:00–17:00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