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斯堡(Salzburg),若將自拆開來是salz(鹽)+burg(城堡)的意思,所以這兒就是產鹽的城市,離這最近的鹽坑就是Hallein。
Hallein鹽礦位於Salzburg南方,凱爾特人最先來到這,並把這兒命名為Hallein (凱爾特語鹽的意思),據推算早在4500年前,居民就開始在當地開採鹽礦了。
薩爾斯堡(Salzburg),若將自拆開來是salz(鹽)+burg(城堡)的意思,所以這兒就是產鹽的城市,離這最近的鹽坑就是Hallein。
Hallein鹽礦位於Salzburg南方,凱爾特人最先來到這,並把這兒命名為Hallein (凱爾特語鹽的意思),據推算早在4500年前,居民就開始在當地開採鹽礦了。
到奧地利路途中到了間休息站休息,領隊說這裡的Melange 咖啡因為是新品推出,所以只要喝Melange就會送杯子,多個杯子做紀念也是不錯的,剛好Mike愛喝咖啡,所以咖啡他喝,杯子我拿就好了!
你可選在Bar台喝咖啡,
也可以坐在窗邊喝。
早餐過後,我們正式向捷克說Bye-Bye,即將驅車回到奧地利,這段路途需要近四個小時,一路上睡睡醒醒,拍了一些小城鎮的道路風光。。。
原本昨晚是要住在庫倫諾夫的,但因展覽關係,拿不到房間,所以才住到這間百威城裡的Maly Pivovar Hotel。
因為晚上我們將夜宿於這鎮上的百威旅館,所以趁天還沒黑之前到這鎮上的普傑米斯、歐塔克二世廣場走走。。。
普傑米斯、歐塔克二世廣場,位於舊城中央的廣場是百威城小鎮主要的觀光地點,這裡是早期男波西米亞的市集,廣場中心的噴泉是以大力士參孫的故事所設計。位於廣場四周都是以往貴族及富商所建富有波西米亞風格的房屋,同時也是鎮上最具代表的建築,建築形式幾乎都保持原貌,一樓擁有哥德式拱柱走廊,二樓以上以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等樣式重整過,這裡的浮雕較布拉格素雅,山形牆幾乎是簡潔的三角形,邊緣呈S形彎曲,融合了波西米亞風格的文藝復興。
今天晚餐我們來到百威啤酒廠理享用晚餐。。。
百威啤酒的標籤- Budweiser Budvar,大家都很熟悉,也都會誤以為是美國啤酒,其實,最早這個品牌在西元1262年創立於捷克,由於受到歐洲人喜愛而擴大市場,美國百威承襲了她的品牌,但生產技術上卻完全不同,然而美國成功的廣告行銷卻蓋過了原產的捷克百威啤酒。
餐廳裡的裝潢
這家冰淇淋剛在逛實有經過,看起來不怎麼樣,所以沒買。後來再次經過時,看到有人在買,親眼目睹他的製作過程及成品,才知道這是現打的冰淇淋,趕緊跟著買一枝。
先挖冰淇淋
你可選擇水果口味,裡面有草莓、藍莓、覆盆子、鳳梨……等水果。我選圖片中間上面的那種莓果,長的很大顆,每小顆裡有籽,但我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下了彩繪塔,我們在舊城區的街道逛街,這裡商店門口的招牌或裝飾很漂亮,台灣的家飾店都是這種feel。
彩繪塔建於西元1257年,於16世紀時重整。彩繪塔Hradek(Round Tower),紅綠黃白等顏色相互交錯的繽紛彩繪塔,可以說是庫倫諾夫的地標之一。它摒除了一般建築常使用的立體雕刻作品,而是以特殊的顏料加上灰泥以彩繪的方式來妝點高塔的華麗,色澤歷久不褪,也呈現出相當逼真的立體感。
沿立牌的箭頭方向走
買票ing
城堡區的特色就是高高低低的橋廊,拉塞尼基橋與舊城區相連,沿著拉特朗街上坡就可看到史普橋瓦西橋廊,進入城堡區的門就在一旁。
RUZE旅館是由一個歷史悠久的修道院改建的。是這裡最好的五星級旅館,有一些團費比較高的團會住這。
舊城廣場,舊城區以市政廣場(Namesti Svornosti)為中心,廣場上豎立著1716年所建的黑死病紀念柱(Plague Column),四周環繞著各式建築。哥德式建築的市政廳也在這廣場旁邊。
享用早餐後,我們開往庫倫諾夫...
途中在一個加油站休息,發現這裡竟然有賣金車的伯朗咖啡,不過一瓶要46Kc。
要上車時,在加油站看到這台可愛的小車在加油,領隊說這是捷克的拖糞車,這名字還真是不雅啊!
昨晚我們住在這幽靜的小鎮裡,這間VILLA BUTTERFLY HOTEL也如同這鎮上的風情一般。
典雅精緻的大廳
大廳裡下午的時段有請人演奏不知名的琴,聽著悠悠的琴聲,令人心情愉悅。
公園旁鎮上的風情…
這裡有間KOLONADA,是溫泉餅最有名的老牌子,門市可買現吃的,但這不像卡洛維瓦利有現烤,味道比卡洛維瓦利好吃,內餡也較甜!另外也賣盒裝的,可買回去送人,這牌子超市也有賣,不過門市比較便宜,建議從這買就好。
瑪麗安斯基(Marianske Laznz),捷克西部三座溫泉城市中第二大溫泉城,在卡羅維瓦利西南方45公里處,屬冷泉區,16世紀便負有盛名,18世紀時修道院為朝聖病人治病,因而開發泉水,據說此地140種礦泉中,39種可治病。
瑪麗安斯基溫泉區有著全歐洲最大的拱廊環繞廣場及美麗的音樂噴泉,音樂家蕭邦、華格納、英王愛德華七世、奧皇法蘭茲約瑟夫皆曾造訪此地。以盛產含鹽分的治療泉水為百姓減輕病痛,開啟了瑪麗安斯基成為溫泉與旅遊名鄉的源頭。
溫泉館旁的建築
全歐洲最大的拱廊環繞廣場
溫泉館內部
卡羅維瓦利共有十二個不同療效的溫泉,富含四十多種礦物質,每股喝起來也都有不同的味道,不過對我來說,就是鹹味加上鐵銹味,都非常的難以入喉,但想想…這輩子可能只來這一次,因此還是很勇於嘗試了多處溫泉水,只是淺嚐一口後,都是被倒掉的下場。
磨坊溫泉迴廊,卡羅維瓦利最美麗的迴廊莫過於磨坊溫泉迴廊了,新文藝復興式的建築,石柱與雕像使它更顯氣勢。18世紀貝西爾醫師提出一邊喝溫泉水,一邊散步養生的療法,溫泉迴廊因而誕生。這棟是由設計布拉格國民劇場的約瑟夫及特克來設計,屋頂以代表12月份的12尊雕像來裝飾。長132m、寬13m,迴廊內有5個溫泉出口。
捷克、斯洛伐克境內有50多個溫泉地,其中卡羅維瓦利(Karlovy Vary)最負盛名,溫泉量最大,歷史也最悠久,自古以來便是歐洲著名的溫泉療養地。卡羅維瓦利(Karlovy Vary),從1522年被醫療報告指出具有療效之後,陸續興建了溫泉所及豪華飯店更讓此地成為渡假聖地,許多富商都來此療養度假,連貝多芬、蕭邦、馬克斯等人都是常客。
新舊草地街,沿著特普拉河兩岸的新舊草地街上有許多有名的建築物。
普普飯店,007皇家夜總會曾來此拍攝,貝多芬也來過這裡一樓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