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陽光普照,一掃昨日的陰霾。原本氣象說今天會下雨,還好不準,讓我們有個愉快的一天!安排的行程幾乎都有去到。。。
?(?ˆ?ˆ?)? 日期:2018年4月6日
有陽光的天氣最適合來海邊了~海風吹啊吹得真是舒服!
完全適合今天走海線的行程!
順路第一站,來到了《加路蘭休憩區》!
加路蘭,它是東河鄉的阿美族部落,阿美族語稱為「kararuan」,意指洗頭髮的地方,因為附近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洗髮後自然潤濕亮麗而得名。
原本為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時的廢棄土置放場所,經東管處數次以生態工法整建後,新增停車場、觀景台及裝置藝術,將廢棄區域整理成一個富有風情的遊憩區域與休息站。
這裡有一大片寬廣的草坪、休憩涼亭、解說站以及觀景台,是個很適合拍照的景點。
海岸吹吹海風、看看浪花。。。
園區內有幾件由漂流木所組成的裝置藝術作品
「大地的洗禮」
「與風合唱」
像是有兩條魚矗立在海邊,取名為「我的好朋友」。
上面寫道:「歡迎過路的旅者,有一個輕鬆愉快的旅程!」
「風搖籃」
裡面有吊床和鞦韆可以玩
另外還有「我的好朋友」、「類窗櫺」、「日昇之舞」、「風車組」、「哭泣的露珠」等,連休憩涼亭中的裝飾也可見漂流木的蹤影喔!
由於人實在太多,就不一一拍這些藝術作品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親自來這邊尋寶,感受一下創作的生命力!
接著來到《金樽遊憩區》
這裡是單行道,不過車子可以開進去,還蠻好停車的。
裡面有間景觀咖啡店,招牌是麥飯石咖啡,在此聽著浪聲喝杯咖啡也是不錯的選擇。
站在金樽遊憩區可俯瞰海岸全景,臺灣唯一正在形成的陸連島,因看似酒杯,故取名為「金樽」,又因為形狀像船錨,也被稱為「錨島」或「錨狀礁」,難得一見的稀有景觀。
東海岸金樽一帶以陸連島地形景觀著稱,錨狀礁石造成海潮分流,海砂逐漸堆積形成長長的沙洲地,低潮時小島和陸地相連成的陸連島,清晰可見。
金樽陸連島是與海岸平行的離岸島,會對前進的波浪產生繞射作用,繞射波最後在島與海岸之間相撞,因能量的消滅,使攜帶的沙礫沉積下來,形成連島沙州,退潮時,沙州露出水面連接離島,即為「陸連島」。
陸連島沙洲長100公尺、寬20∼50公尺,靠陸地內側較寬、而靠海洋外側較窄,每當漲潮時沙洲沒入於海面下,退潮時則露出水面,在沙洲接近礁島之細狹部位即是「沙頸岬」。
這兩個點都不會花上太多時間,有經過的人不妨下車走走拍拍照,休息一下再繼續出發!
----------------------------------------------
?加路蘭休憩區
台東縣台東市台11線157公里處
?金樽遊憩區
台東縣台東市台11號133公里處